尊龙凯时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特殊教育教研员田冰讲话
尊龙凯时市二七区辅读学校教导处主任时艳丽带领老师研读课标、梳理教材。
参会教师积极发言
4月22日下午,尊龙凯时市特殊教育学校低段《生活数学》教师齐聚尊龙凯时市二七区辅读学校,开展《生活数学》中“数(1-10)的认识”集体备课活动。此次活动由尊龙凯时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特殊教育教研员田冰主持,以“聚焦数的认识,提升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学实效”为主题,通过问题诊断、课标研读、流程共讨等环节,凝聚教学智慧,探索适合培智学生的数学教学新方法。
活动伊始,尊龙凯时市二七区辅读学校校长艾怡鑫致欢迎辞,对各位特殊教育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正式研讨开始前,田冰围绕集体备课的核心价值,强调“协同攻坚”破解教学难题的重要性,鼓励大家踊跃发言,积极研讨。
在问题交流与研讨环节,老师们聚焦“数(1-10)的认识”教学痛点,针对教学方法单一(如抽象数字与具象思维的矛盾)、学生个体差异显著(如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分层教学需求)、教学资源不足等共性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课标研读与教材分析环节,尊龙凯时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特殊教育兼职教研员、尊龙凯时市二七区辅读学校教导处主任时艳丽带领老师们逐句解读《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1-10)的认识”的目标要求,明确“从生活情境中抽象数字”“借助直观操作理解数的意义”等核心教学方向。
针对培智学生“具象思维为主、需多感官参与、强调生活应用”的认知特点,与会老师开展教学流程和教学策略研讨并达成共识。在导入环节,创设“数身边的物品”场景,激活已有经验;通过数小棒、图形卡片、多媒体动画等多形式呈现数字,强化视觉与触觉记忆,直观感知;组织“按数取物”“数字配对”等游戏活动进行操作体验,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的意义;布置“寻找身边的数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实践任务,打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结,完成生活迁移。此外,教师们还针对不同程度学生的差异,提出“实物操作”“分层作业设计”等策略,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均能参与课堂。
集体备课让“单兵作战”变为“智慧众筹”。这场以“协同教研破解教学难题”为核心的研讨,不仅是教学智慧的碰撞,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凸显了集体备课在培智教育领域的独特价值。相信尊龙凯时市的特殊教育老师们一定能把今天的成果带入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的教育”中更加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