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中国区)官方网站

我的教育通行证|loading...
教育云应用
无障碍浏览 尊龙凯时APP
精华博客
  • 完成作业不等于完成学习
  • 疾言厉色无法真正让浮躁平息
  • 点亮心灵之灯,共筑成长之路
  •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的六
  • 简游开封
  • 常回家看看
  • 邂逅王城牡丹,共赴春日之约
  • 回不去的童年
推荐作文
  • 苔痕里的春天黄灏宸
  • 有志者,事竟成郑雨菲
  • 翻过那座山苏心悦
  • 那一刻,我真的长大了!李若滢
  • AI绣山河 人文引经纬苏心悦
  • 懂得王琸珺
  • 母亲的爱从未改变王琸珺
  • 那抹绿色王琸珺
  • 一件令我愧疚的事王琸珺
  • 希望郑雨菲
  • 我的乐园肖硕哲

作业改革的关键是治理结构的重塑

2025年04月23日 08:56 中国教育报
扫码可在移动端浏览

现实中,在作业管理改革上能够取得明显成效的学校,往往对内部治理结构进行了重塑

近年来,很多学校在优化作业管理上下功夫,探索出了宝贵的经验。据媒体报道,武汉市陈家墩学校推出班级“课后成长全科记录册”与班级“家长作业举手制”两项创新举措,构建作业管理的全链条闭环体系。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学生平均作业时长缩减40%,九成以上中、高年级学生每天晚上能在9时前完成作业。这些数据固然令人欣喜,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治理结构的转变。

作业本应是课堂的延伸,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服务于学生能力与素养发展。但现实中,它常常有低效重复的问题,成为不少家庭焦虑的源头、亲子冲突的导火索。很多学校的实践表明:作业改革的关键不在量的“多”与“少”,而在于设计、管理与反馈的系统优化。

从“题海战术”走向“精准导航”,是改革的核心突破点。例如,依托“课后成长全科记录册”,武汉市陈家墩学校要求课后服务前公示作业内容,实行分层布置:A包基础、B包提升、C包拓展,每项标明预估时长,并由学生反馈完成情况。这一举措看似在控时,实则在考验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和教学设计能力,倒逼教师“重设计、重教研、重课堂”。

这一逻辑也体现在作业之外的协同机制中。“家长作业举手制”允许家长在孩子未完成规定时间内的作业时“举手”暂停,为学生争取休息。这一制度赋予家庭对学生作业管理的合理参与权。家长不再是执行监督者,而成为节奏调控者。这有利于重建家校之间的信任关系,在共识中形成合力。

作业内容的重构更具深意。当“刷题”逐步被“思维导图”“错题微课”“学生诗集”“数学小报”等实践任务替代,作业开始从知识训练转向能力发展。这不仅是“形式换皮”,更是功能转变。高质量的作业能激发思维、促进表达、引导探究,成为学习的一部分。如此,学生不会因“少”而空虚,也不会因“多”而厌倦。

现实中,在作业管理改革上能够取得明显成效的学校,往往对内部治理结构进行了重塑。从校长的顶层设计,到教导处、教研组的流程保障,再到教师作业设计评比、读书会的专业引领等,背后是既有制度支撑又具实践弹性的机制在起作用。相比之下,有的学校虽有“分层作业”“作业公示”等做法,却因管理链条不闭合、教师动力不足、反馈机制缺位而流于形式。

教育改革最怕“一哄而上、虎头蛇尾”,也怕“政策到校、动作不到人”。如今,家长对作业改革的期待更趋理性——不再满足于“作业少”,而更关注“值不值得做”;不再只看“有没有动作”,而更在意“是否真正落地”。武汉市陈家墩学校的经验未必可复制,但它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路径:从作业撬动课堂、由课堂延伸至家校、借家校合力推动治理优化。改革,不止于制度变化,更在于是否真正愿意打破惯性,为学生全面发展让路。

(作者刘超系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联合学区秘书)


文: 责编:樊亚蕾 | 打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闻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001 - 现在 版权所有:尊龙凯时信息网 地址:尊龙凯时市南阳路314号    豫ICP备10019805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1-639510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zedut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