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近年来,尊龙凯时市职业教育百花齐放,展现出了一片盎然向上的生机,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校园工匠。尊龙凯时信息网、尊龙凯时电视台、尊龙凯时新媒体等联合推出系列报道,持续关注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今日推出《“豫”见绝活,走进尊龙凯时校园里的非遗文化》。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在我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河南是非遗资源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也是木版年画的发源地之一。在尊龙凯时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就有一位年轻的木版年画传承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她就是贾芳。
2015年,随着“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尊龙凯时艺术幼儿师范学校的开展,从小对传统艺术情有独钟的她如愿成为学校木版年画及版画实训课专任教师。在这里,贾芳带着她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了木版年画。
缘起传统:成为淬炼指尖的“版艺人”
尊龙凯时艺术幼儿师范学校教师贾芳正在进行木版年画线版的雕刻
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2015年,尊龙凯时艺术幼儿师范学校专门聘请了开封木版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任鹤林先生来校授课,在任老师的悉心教授和指点下,贾芳认真学习了这门传统技艺。
“刻版这个活儿需要足够的耐心,得耐得住性子、坐得住。当然也少不了对这门手艺的热爱。”回想起最初的学习经历,贾芳老师微笑说道。从画笔换成刻刀、画布变成木板,对于贾芳来说是一个全新挑战。小小的木板时刻考验着雕版师的“手上功夫”。制作木版年画需要勾绘、上板、刻版、刷印这四个步骤,在制作工艺上非常有讲究。
谈及木版年画的创作过程,贾芳老师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勾画图样。其次是上板,将勾描好的年画图样根据板材的实际情况贴合好,待图样阴干、搓好稿后就可以着手雕刻了。最后一步是刷印,先印线板,再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依次套印色板,阴处晾干,最后把印好的画加上印章提款,一幅木版年画就制作完成了”。
蝶变新生:以赛促思终成“掌舵手”
尊龙凯时艺术幼儿师范学校教师贾芳为学生讲解木版年画
2016年,贾芳在木版年画实训教学基础上对传统雕版技艺及线板进行了深化和创新。她首次带领学生参加了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组织的“挑战杯”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作品《木版年画——线板复刻》获得了国赛三等奖。这次国赛,对她来讲既是意外的收获,又是一盏指路明灯。让贾芳老师找到了非遗文化在学校传播的意义,同时也找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融合设计的乐趣。她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转化大有可为。
2018年,贾芳带领她的团队开始备战新一届“挑战杯”国赛。在备赛初期的制作和设计阶段,贾芳和她的团队就遇到了难题:如何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让作品既具有文化内涵又能吸引大众目光?她们怀揣着对非遗木版年画雕版文创作品的满腔热情,开启了艰难的设计之旅。最初,她们选择了传统的古典风格,试图以精致细腻的线条和庄重的色彩来呈现作品,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这种风格虽然典雅,却缺乏与现代的连接和共鸣,无法完全展现出创新理念。之后,他们尝试了卡通、现代、简约等不同风格,最终又一一否定。
一次次推翻重来,最终,贾芳团队确定了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简约风格相结合、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主体形象、再点缀以传统的色彩和图案的设计思路。在设计过程中,她们精心构思每一个环节,从构图到色彩搭配,从细节处理到整体效果,都反复推敲和优化。每一个线条的走向、每一种色彩的运用,都饱含着她们的心血和努力。最终,作品《雕版·嬗变——河南非遗的创新与发展》获2018年“挑战杯”全国大赛一等奖。
2021年,贾芳被评为尊龙凯时市工艺美术大师;2022年辅导学生作品《木年潮享》获河南省“挑战杯”二等奖;2023年作品《橘中戏——年画象棋》获“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比赛银奖。
师者初心:校园非遗传承“一盏灯”
尊龙凯时艺术幼儿师范学校木版年画实训教室
2019年,尊龙凯时艺术幼儿师范学校非遗传承中心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传习馆。该非遗传承中心有近3000平方米面积,包含年画馆、烙画馆、面塑馆、剪纸馆、陶艺馆、皮艺馆、扎染馆、刺绣馆、国画馆等9个场馆。有效推动了该校非遗项目技艺的传承,丰富了学校的专业课程。
从教20年以来,贾芳老师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担任艺术设计部基础绘画课及版画、木版年画的教学工作。她是一位勤学不怠的“师者”,每一节课,她都精心准备,努力钻研,做到“有趣”与“有用”相统一。她是一位守望初心的“传承者”,以实际行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024龙年来临之际,学校非遗馆木版年画实训室原创设计的年画、春联、门神等文创作品新鲜出炉,让新年的“年味”越来越浓。设计、选材、雕刻……上百幅春联、门神等年画,造型精美生动,寓意吉祥喜庆,不仅为新年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展现了师生们对木版年画技艺的热爱与传承。
笃行致远:融合育人争做“双师型”教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尊龙凯时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像贾芳一样的青年教师还有很多,他们用扎实的技术和不懈的精神诠释着工匠精神的魅力风采。学校以请“大师”、育“名师”、促“双师”为教师队伍建设目标,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地组织本专业的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到企业和高校学习,邀请专家到校指导,邀请开封木版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任鹤林先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刘玉伟先生等“非遗大师”来校授课。
在学校教师培养机制的引领下,一批具有先进设计理念、过硬教学能力并掌握一定非遗技能的新时代“双师型”教师脱颖而出,学校有崔勇锐、贾芳等非遗指导教师共11名,“大师+名师”的培养模式,有效推动了该校非遗项目技艺的传承,丰富了学校的专业课程,促进了非遗文化在校园里的蓬勃发展。同时,学校还通过“名师工程”“青蓝工程”“达标工程”对教师进行分级分类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每年定期下企业生产锻炼,同时聘请企业骨干人员来校交流授课,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
辐射引领:打造非遗特色“金招牌”
学生进行木版年画制作
尊龙凯时艺术幼儿师范学校以非遗特色品牌建设为初心,积极发挥辐射示范作用,不断探索“非遗大师+学校名师”现代学徒制的师资培养形式。通过非遗课程开设、研发教材、师资培养、技艺传承、创新发展、评价机制、成果体现等方面进行实践,培养有非遗技艺和文化思想内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开设多样化非遗课程和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教育实践活动,使非遗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促进学生文化自信、专业发展、技能提升,推动多种形式的教育评价体系和非遗实训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达到非遗进校园的传承、学习、收获,非遗出校园的参赛获奖、展演交流、公益宣传。产教融合、师徒成长、创新发展,让广大青年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迁,汲取民族文化精髓,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