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是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世界读书日临近之际,我们特推出系列评论,从构建校园多元立体阅读生态、改变阅读方式、营造阅读氛围等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数字化时代引导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编者
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学生的阅读习惯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度阅读的时间和兴趣正在被不断挤压,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责无旁贷需要以阅读生态来涵养书香校园,让书香成为一种氛围。
优化校园阅读生态,首先要在校园文化场域中确立阅读价值。校园阅读生态的优化旨在通过整合各种阅读资源、创新阅读形式、强化师生互动、利用数字技术等手段,打造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可持续的集阅读、学习与交流于一体的文化生态。这种生态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在确立阅读价值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优化校园阅读场域与阅读资源。要打造人人参与的多元化阅读场域。从学校空间来看,教室是开展课堂阅读的主要空间,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则是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首要选择。学校应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又有序衔接的阅读环境,精心规划支持阅读的校园布局,比如静心自读区、团队共读区、阅读交流区、阅读展示区等,通过多元化、随时可及的阅读区域让学生时时处处可读。基于多元阅读场域,要科学配置阅读图书。学校可以将图书馆打造为学生阅读核心区域,通过分级分类阅读图书的科学配置,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需求。学校也可以在楼道或者校门口增设智能书柜,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借阅流程,让阅读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学习方式。在阅读资源优化中可以考虑传统阅读资源与数字阅读资源相结合。学校可以与知名的数字阅读平台合作,提供更多的在线阅读资源,并通过校园网或APP进行推广。同时应加强数字化阅读工具的普及和使用培训,提高师生对数字阅读的接受度和使用技能。通过与其他学校、社区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互通有无。
完成场域与资源的优化后,还需要创新校园阅读方式。创新阅读活动形式是打造多元立体阅读生态的重要策略。当前不少校园阅读活动常常陷入形式单一、参与度低的困境,亟需从多个角度去创新阅读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校园阅读生态。首先,可以结合主题进行阅读活动设计。主题阅读活动可以围绕特定的主题或学科展开,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更深层次的认知。比如,可以设立“文化探秘月”活动,鼓励学生阅读与某一文化相关的书籍,并结合书籍内容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增强他们对特定知识领域的理解。其次,以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去设计阅读活动。可以将文学、历史、科学等学科知识融入到阅读活动中,通过“科学与文学的碰撞”这类跨学科活动,促进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探索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此外,数字化阅读活动的创新也是重要路径。可以利用电子书、在线阅读平台以及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创建沉浸式阅读体验。比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经典文学作品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细细感受作品的氛围和情节发展。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阅读的趣味性,还会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可以组织“书友会”或“读书沙龙”等互动性强的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阅读体验。通过小组讨论、读书报告等形式,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还可以吸收他人观点,这种互动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最后,还可以尝试结合社会热点进行阅读活动设计。例如,围绕环保、科技创新等主题,组织相关书籍的阅读和讨论活动,可以增强阅读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通过创新阅读活动形式,不仅可以丰富校园阅读生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以价值立意为基础,以场域和资源优化为载体,以创新阅读方式为策略,以校家社协同、师生共同参与为路径,有形的阅读将会逐步沉淀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校园阅读生态中,书香定能致远。
(作者王凯系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