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大大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认真贯彻落实席大大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切实提高网络育人能力,需要把握网络特质,推动内容供给从“宏大叙事”向“有用有趣”转变,话语体系从“单向灌输”向“对话分享”转变,角色身份从“主客分离”向“交互共融”转变,治理生态从“单向发力”向“多元协同”转变。
内容供给从“宏大叙事”向“有用有趣”转变。网络育人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和需求,聚焦学生在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所思所想所需,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实现育人目的。网络育人作品旨趣务求灵动鲜活,坚持小切口、微视角、场景化、生活化,善于用小故事讲大道理,在看似平常的生活小事中书写家国情怀和价值追求,在场景设置、情节编制、人物塑造等方面,为学生呈现全息化、沉浸式、交互式体验,拉近心理距离,提高网络育人认可度和达成度。在快节奏的网络社会中,用户对快速回应的诉求更加迫切。要用好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教育领域大模型,支持师生全天候互动、全场域陪伴,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及时满足学生对效率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学生画像”,精准掌握学生需求,提前预警异常行为,提供个性化内容推送和服务指导。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算法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避免因过度依赖技术而产生的偏见。
话语体系从“单向灌输”向“对话分享”转变。网言网语是网民情感、思想、个性的外在表达,网络育人要加强网络语言的使用,在表达方式上坚持年轻化、时代化、接地气,转变“单向灌输”的话语习惯,把晦涩枯燥的理论学术用语转化为富有时代气息和审美志趣的网络词汇,通过身边人、身边事解读宏观抽象的方针政策,让青年学子在通俗话语中读懂深刻、在平凡生活中感悟初心。数字化时代,仅有语言叙事或传统的视频图像已难以吸引青年学生,数字化、图像化、微碎化是打开数字化时代青年学生心门的密码。网络育人作品创作和表达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将复杂的育人内容以生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强化听觉、视觉、感觉等感官冲击和沉浸式互动交流,以小视角折射大道理,借助微传播弘扬主旋律,不断创新网络文化作品的表现形式。要巧用艺术呈现,网络育人的艺术化呈现,既能借助互联网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新光芒,又能让青年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用好小说戏剧、音乐舞蹈、文化典故等传统文化形式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种艺术形式,让思政教育变得更具内涵、更有温度,用文化坚定信仰,用艺术滋润心灵,用科技传递能量。
角色身份从“主客分离”向“交互共融”转变。互联网让学生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同时,志趣相同的学生往往择群而入、筑圈而居,易形成阻隔屏障和圈层壁垒。在网络育人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提升。通过引导学生突破圈层思维,打破对话交流屏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化活动,增进情感认同和友爱关系。及时捕捉圈层舆论场域的动态变化,着力提升设置议题能力,引导网络圈群话题走向,拓展交往空间。在网络育人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网络作品创作的主体,要积极打造学生参与网络作品创作的平台和栏目。针对参与网络育人作品创作的师生,开展专业化全方位专业培训,构建师生共同创作、共同分享网络育人作品的思想对话与交流机制,通过“用户生产内容”,真正形成网络育人作品创作浩瀚的力量之海和智慧之海。网络社会的“精彩”与现实社会“平淡”的悬殊,可能导致学生在社交和心理上产生割裂感,进而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自我认同。应注重加强网络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引导学生清醒辩证地看待网络与社会、虚拟与现实、不同空间中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树立健康的网络人格。加强网络法治教育,强化网络言行责任,促进网络角色与现实身份的和谐统一。
治理生态从“单向发力”向“多元协同”转变。推动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建好建强媒体矩阵是人工智能时代网络育人体系迭代的必然要求。要着力打造教育管理服务、教师教学服务、学生学习服务的公共性、专业性平台,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实现一网通办。社会网络媒体平台应注重行业自律,强化教育公益功能,推动网络育人作品共创共享。有条件的学校要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好用好本校的校园网、视频网、资源网以及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体矩阵,形成网络育人合力。线上线下都是育人的重要场域,两者不可偏废。要更好发挥线下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推动启发式、互动式、项目式教学改革,弥补线上教学的互动缺失。网络是国家治理的新场域,要树立综合治理理念,构建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协作机制,重塑网络育人多元协同共治体系。坚持依法治网,完善网络社会治理法律法规,及时将管网治网的有效做法、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规范,推动建立自主、透明的网络空间治理制度体系。深刻认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隐蔽性,全面适时把握舆情动态,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构建积极向上、健康清朗的网络育人空间。
(作者单位系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24JDSZK079]成果)
作者:杨既福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8日 第05版 版名:理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