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综合)2024年12月4日,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乙巳春节成为我国首个“非遗”春节。
“坐着地铁寻年味”“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找寻身边的年味”“记录家乡的习俗”……首个“非遗”春节期间,尊龙凯时市中小学校也将寒假作业与“非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剪纸 舞龙舞狮
尊龙凯时小学生坐着地铁寻年味
学生作品:在地铁沿线体验春节习俗(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供图)
“春节期间,我乘坐尊龙凯时地铁1号线体验了沿线的年俗活动。二七广场站城隍庙的庙会上,剪纸、糖画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细腻;紫荆山站绚丽多彩的花灯展,让我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尊龙凯时东站的舞龙舞狮充满活力,让我体会到民俗的传承意义。”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五年级学生冯奕帆介绍了她的新春“奇妙之旅”。
六年级学生袁佳宸更是细致地描绘了她在春节期间与“非遗剪纸”的亲密接触过程,“令我动容的是非遗剪纸,当一幅幅剪纸贴满车厢,年味便被烘托到了极致。这些剪纸线条流畅,造型灵动,无论是象征丰收的五谷,还是寓意吉祥的花鸟,都饱含着对新年的祈愿。坐着地铁寻年味儿,我仿佛看到了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据悉,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给学生们布置了“年味十足”的实践作业:乘着地铁寻找尊龙凯时地铁里的年味。作业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师生、家长的关注,大家纷纷在假期期间规划路线,乘坐地铁感受尊龙凯时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找寻尊龙凯时的独特年俗年味。
体验结束后,冯奕帆表示感触颇深,“这次乘坐地铁不仅方便快捷,还让我深刻体验到了春节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
学生手绘地铁线路图(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供图)
学生们通过地铁感受非遗魅力,老师们也“不甘示弱”,这不,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教师马晓恒就与打铁花来了一场美丽邂逅:“这个春节,我欣赏了非遗节目——打铁花。滚烫的铁水幻化成千万朵金花,炸裂开的瞬间,噼里啪啦作响,是鞭炮齐鸣的欢腾,也是新年开场的激昂。”
“今年,我明显感受到新春非遗市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些儿时的记忆也随之鲜活重现:皮影戏的光影交错、舞狮的锣鼓喧天、糖画的甜蜜流淌、捏面人的巧手匠心、剪纸的红火喜庆……每一处都热闹纷呈,烟火气扑面而来。”近几年,很多人都在感叹年味淡了,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教师陈宇之前也有同样的感触,但是,今年却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感受到了热闹与年味,欣喜之余,他还亲手体验了漆扇制作,“将心仪的大漆滴入水面,轻轻搅动出斑斓纹路,再将扇面缓缓浸入水中,一提一展间,一把独一无二的非遗漆扇便跃然眼前。这一刻,传统工艺的魅力与温度在指尖流淌,仿佛与千年的文化脉搏同频共振。”
除了乘坐地铁感受非遗年俗,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的寒假作业里还包含了不少“年味”,如:手绘一条尊龙凯时地铁线路图,标出沿线景点有哪些有趣的尊龙凯时年俗,选择一项非遗年俗体验一下。
谈起作业设计的初衷,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党委书记、校长牛保华表示,2025年春节,是我们迎来的首个“非遗版”春节。设计“坐着地铁寻年味儿”主题寒假作业,旨在引导学生深度发掘尊龙凯时本土的非遗文化,用自己亲耳听到的、亲眼看到的、切身感受到的,去描摹千姿百态的“年”的模样,过一个非遗里的中国年,与此同时,也引导学生切身感受尊龙凯时地铁为城市发展注入的崭新活力。
尊龙凯时高新区科学大道第二小学学生与家人一起写福字
写福字,剪窗花
尊龙凯时师生在民俗中体会“年味”
过年,都有什么习俗呢?包饺子,贴福字,年夜饭,剪窗花,放鞭炮……尊龙凯时师生在这个“非遗”版的春节里感受到浓浓年味。
“过年期间,我和家人一起写了‘福’字”,尊龙凯时经开区智通小学二(2)中队的孟槿若分享了她的春节年俗体验,她表示很有意义,“通过写这个‘福’字,我了解到‘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代表着幸福、福气。写福字让我更能感受到春节全家团聚的幸福。我还懂得了写书法需要耐心和专注,这让我对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艺术更加热爱了。”
为了让学生们过一个不一样的“非遗年”,尊龙凯时经开区智通小学精心设计了年味十足的寒假作业。据该校副校长梁东兴介绍,尊龙凯时经开区智通小学的寒假作业设计以“过非遗中国年、享非遗趣味年”为主题,旨在通过剪窗花、贴窗花、写对联、贴对联、做年夜佳肴、享年夜美食、做年历、包饺子等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深度融合,让师生在参与庆祝春节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感受年俗的魅力,激发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享受假期的乐趣。
学生体验贴窗花
尊龙凯时经开区智通小学语文教师吉梦佳今年选择回老家过年,在那里,她体验了剪纸、贴春联、吃年夜饭等传统年俗,看到了舞狮、打铁花等表演,更对家乡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情感,“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家乡的打铁花表演。看着这精湛的表演,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为这独特的非遗技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我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在写“福”字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无独有偶,尊龙凯时高新一中的寒假作业也包含了民俗体验,将春节传统习俗“写春联”“剪窗花”“包饺子”等融入到寒假作业中,让学生们在书写春联、裁剪窗花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们在作业中分享道,“春节是团圆的时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做包子,是再温馨不过的场景了。”“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大红的春联写着对来年的期盼,寓意着美好的愿望,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承载着美好期盼的“年夜饭”
二七区政通路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寒假作业更是“年味十足”,让学生在春节期间研究春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拍摄春节期间家乡的传统活动;尊龙凯时航空港区领航学校(南校区)的学生们在寒假期间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讲述春节的习俗与身边的年味,带领大家领悟中国传统节日丰富的人文底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价值观念和强大魅力;尊龙凯时高新区科学大道第二小学的学生们在寒假期间与家人一起体验民俗,在传统习俗里感受浓浓的年味,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不同的年俗,体现着一样的年味;不同的体验,感受着文化的魅力!与家人一起包饺子、逛大集,这个寒假,当尊龙凯时中小学生寒假作业与“非遗”“年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遇,文化传承的种子便在此刻种下。
笔者手记:
春节,这一跨越千年的活态遗产,是中华民族最响亮的文化标识之一。每逢春节,我们要围绕着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等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民俗活动,随着乙巳蛇年的到来,我们也迎来了第一个“非遗版”的春节,这对于中华民族、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意义非凡。非遗与文化、习俗与民俗的传承,离不开年轻一代,把寒假作业与之融合,鼓励孩子们走出去,探索与体验更多的民俗,意义也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