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国庆假期,有很多年轻家长热衷让孩子“边玩边学”,“教育+旅游”成新常态。这种“边玩边学”的模式,可以是家庭独立策划和执行的“自助游”,也可以是参加专门的游学项目,只要是带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将教育和游玩进行融合的,都可以归为此类。
这一现象,可谓喜人。一喜是它说明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在进步,让孩子多学的方式不再只是补习班、特长班,不再限于读万卷书,更不是做万道题,而是走出去增长见识,把教育目标融进走万里路时留下的一个个脚印之中,润物无声,快乐而美好;尤其是有的家长不是参加专门的机构或旅游景点,而是有意识地策划一场返乡游,让孩子体验种植等大城市不容易接触的内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理念已经在这些年轻家长的手里得以践行。二喜是它说明市场承接这一需求的资源数量在增加,艺术游学、历史穿越、非遗体验……主题丰富,形式多样,这份菜单正在变得越来越厚。
这一现象,值得扩展。一是希望这种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继续扩展,不局限于在旅游场景中学,也可以是更细微的、更日常的生活场景,比如日常购物、做饭、养宠物……只要家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引导和启发,则随时可以出现教育的契机,处处可以是生动的课堂。二是希望有相关部门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资源可以供家庭选择。毕竟让家长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现实,还需要鼓励专业机构投入研发工作,在主题和方式上进行拓展,除了火热的“非遗”,科学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等,其实都适合与游玩融合,让孩子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边玩边学”的菜单不仅要厚,更要菜品上佳、营养丰富。
面对这一现象,也需要保持清醒和专业。虽然教育和玩可以结合,但教育不是闹着玩的,它是一门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天性和认知的规律。针对旅游和学习的结合,最关键的是要保护好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不能让这种“玩”成为孩子假期的任务。同时,要发挥“游”这一形式的独特优势,让孩子可以在其中获得课堂上无法获得的体验,而不是简单地把书本上的知识搬到景区、搬到假期。我们非常愿意看到有一天“边玩边学”的项目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也非常愿意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有将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自觉,但不愿意看到本来应该亲密放松的亲子对话变得“爹味”过浓,本来应该轻松愉快的旅行变得紧张无趣。毕竟,在游中学,还是“游”字在先,走万里路,走本身的价值就很大,不一定都要加上学习的目标;即使是专门去参加游学项目,孩子对某一主题感兴趣甚至仅仅是知道、有印象,也就是宝贵的收获,如果要求孩子把玩中学的内容像对待课堂知识点一样学透,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本末倒置,既学不好也玩不好。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
作者:刘少鹏
《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09日 第02版 版名:评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