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今年秋季开学,不少地方的科学课做出了新调整,不仅在课程上紧跟新技术、新应用的科学前沿,教学设计上也更注重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努力让科学课上得更加“科学”。梳理新闻中的内容能够发现,很多学校科学课堂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社会大课堂与学校深度融合,让科学课不再“走马观花”。
自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一年多以来,全国各地积极践行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通过将专业场馆、院校的科技资源“请进”科学课堂,实现了中小学校科学教育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衔接。下一步,如何开辟科学教育实践的新样态,实现科学教育提质,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前,虽然各地中小学科学教育在拓展科学课堂情境、丰富科学实践活动等层面做出了大量的探索,但与科学教育内容同步配套的“定制式”科学实践课程仍显不足,由科学家、科学教师、科普工作者等主体共同参与科学课程开发的力度还比较薄弱。毕竟,以口头讲述和现象演示为基本模式的科学实践活动,难以深入学生科学认知结构的根本,容易让学生陷入对科学新技术、新应用的“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校内科学课程与校外实践活动在内容上、目标上、形式上大有不同。如果体验式的学习与动手探究只有场景与活动,没有科学系统的课程设计,将很难真正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维。
统一校内和校外“两个课堂”的育人目标,让科学课更“科学”。个体的科学本质观在与真实科学问题的互动过程中,形塑着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等科学素养。因此,学校科学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社会大课堂的同步支持。其一,以主题、课时、单元为线索的学校科学教育潜在设定了“先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的演绎式教学逻辑,应向社会大课堂寻求完整、真实的科学发现过程,在小课题研究中体验科学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的科学思维跃迁。其二,学校的优质科学教育资源配置有限,应向专门的科技企业、科研基地“集成”专业的科学仪器和设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高精度的一手实验数据,帮助青少年从多学科视角观测、记录、分析和认识自然现象,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其科学兴趣。其三,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充分兼容“赛博一代”的科学兴趣,青少年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文化消费者。我们应向公众科学领域吸收教育家、科学家共同开发的优质拓展性资源,更新科学教育的话语体系,关联、激发学生在校内校外不同场域萌生的科学兴趣。
科学教育用好社会大课堂,聚焦“人”的发展是关键。其一,明晰科学教育育人目标,回归科学教育的本质。科学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育青少年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为目标,摒弃割裂的、碎片化的教育模式。要依据科学知识、探究实践、科学思维、科学本质观以及科学精神态度等不同层面的教育内容构成的有机整体,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其二,深入挖掘校内校外资源的教育价值,洞见其育人优势。一方面要守好学校主阵地,开发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拓展课程一体化的科学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挖掘社会大资源,发挥科技场馆、博物馆、科普基地、科研院所等在学习环境设计、生动场景体验、真实问题解决中的作用。这样能使学生在真实的科研环境中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与挑战,进而发展科学思维。其三,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随着科学教育场域的拓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中心角色与主体权利。用好社会大课堂需要聚焦于学生及其学习体验,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校内外资源的整合需要创设一个学生想要探索且能够做出行动的支持性环境,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从事科学研究。
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影响着科技强国建设的进程。社会大课堂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为拓宽科学教育边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一步,还需凝聚更多共识,做好顶层设计,优化资源布局,让科学教育见质量、见成效,进而实现大科学教育格局。
(作者:黄晓,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